2009-12-16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31. 规律的特点有( )。
A. 可创造性 B. 普遍性 C. 重复性 D. 客观性
3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 经验论 D. 唯理论
3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A.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B.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两者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
D.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34.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确定实践的目的、对象 B. 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
C. 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力量 D. 运用正确的概括加工的方法
35.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A. 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36. 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 )。
A. 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
B.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 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D. 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37.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是( )。
A.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依据
B.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D. 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38.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这两个重要特点是( )。
A. 底子薄 B. 人口多,耕地少
C. 商品经济不发达 D. 民主法制不健全
39. 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的收入形式主要有( )。
A. 个体劳动收入 B. 风险收入
C. 资本分配收入 D. 劳动力价值收入
4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是( )。
A. 在全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按劳分配和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D.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