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河南公务员面试热点:走出国门,认知与理解

2010-10-1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背景资料】
  2010年9月16日至12月7日,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陆续在瑞士境内18座城市展开,并将延伸至德国、奥地利等国。这是继中法文化年、欧罗巴利亚我国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之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新亮点。
  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呈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二是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文化“走出去”;三是“两条腿”走出去,即文化交流与贸易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收。
  但是也应看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与我们的期许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出于不同目的、针对我国的各种误解、扭曲甚至妖魔化我国发展的舆论此起彼伏,形势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沟通心灵、加深理解、传播友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建设一个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走出去”?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框架】
  (1)首先,文化要先行。文化在打造国家软实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思想理念、文化产品到文化符号,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许多国家对我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因此,京佳姚老师认为,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外国只有了解了我国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更有效地与我国合作。
  (2)其次,文化要快行。我国文化与世界交往的速度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在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工作渠道和方法等多方面不断改进、加以保障。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对外文化工作机制,初步有效地整合了“走出去”的资源和力量,使得中华文化大踏步、大手笔地“走出去”。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也正加快步伐,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文化产业合作日益加强,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成为国家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3)第三,文化要稳行。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走稳”是为了“走好”,要把我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我国的和谐声音。
  在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我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我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感召力,必然使得我国人以文化大国乃至文化强国来期许自己的国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我国表达、树立我国形象。从另一方面讲,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