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习题精讲<13>

2011-06-10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1.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64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人数较上一年增加12%,今年公务员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60:1,远远超出2007年的42:1。竞争最激烈的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竞争比例平均高达162:1。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己经成了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众多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的追捧,特别是对公务员职业的不正确认识,造成了“公务员报考热”的出现。
  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一项是:
  A.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众多高校毕业生将报考公务员作为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
  B.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公正性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这种公平竞争中来
  C.相对于其他职业,公务员不仅职业较为稳定,同时具有相对完备、良好的待遇和保障体系
  D.近年来,在职人员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2.根据对2005年全国出版社申报的引进国外图书的选题分析,总计引进选题6737种,其中自然科学类占13.65%,经济类占14.36%。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那些虽有学术价值但会有市场风险的国外图书,往往受到国内出版者的冷遇
  B.对外国先进科技书引进的比例明显偏低,人文社会科学引进数量不仅偏大,而且偏重某一类
  C.外国文学古典名著,因为无需买版权,市场一直有稳定的读者群,因而被大量重复出版
  D.自然科学类图书的引进,翻译质量要求比较高、周期比较长,致使翻译出版的比例比较低

  3.要治服坏人,有时候要以坏治坏,以小坏对付大坏,以假坏对付真坏,坏人也会做好事,但好人只要做过坏事就变成了坏人,由此可以推出:
  A.好人不可能治服坏人
  B.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
  C.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
  D.做过坏事的人未必是坏人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D。上述的论断是: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的错误认识造成报考热的出现,即将“公务员报考热”的出现归结为大学生的认识问题。而D选项中提到报考人数上升的要是在职人员,极大削弱了这一论断。而ABC均涉及到大学生对公务员的认识问题。

  2.D。D选项针对自然科学所占有的比例得出这类图书翻译要求高,局功的周期长的原因。而A,B,C无从推出,题干并没有涉及到:“学术价值高市场风险高”、“先进科技类书籍”和”外国文学古典名著”。

  3.C。文中指出坏人也会做好事,所以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是正确的C。A错误,文中并没有说好人不可能治服坏人。B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到世界上没有好人,说好人做了坏事之后就变成了坏人。D错误,文中最后一句指出只要做过坏事就是坏人。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