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两大思维的培养
2013-05-23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具有内容范围广、答案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且切入点多等特点,考生往往因不易把握而失去准备方向,思维混乱,心绪不宁,无形中加大了考试的难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论考试在材料选择、题目设计和答案设计中都会贯穿着一些作为公务员需要培养并且固化的思维。掌握好这些思维并将其转化为答案,会使备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河南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hngwy.org/)的专家就为考生介绍两大申论思维,考生可结合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更好的备战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
一、法律思维
1.法律思维依据
政府,无论在广义上还是狭义上,都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制定并实施公共决策,维护公共秩序。因此,在当前社会形态下的正常社会秩序里,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有自身的行为依据,而在众多的行为依据中,最高的无疑是“法律”。因为“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律成为政府行政的最高依据,以使政府自身和行政对象都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公共权”带来的收益。某种意义上,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有法可依”。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申论考试中法律几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2.真题列举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2012(副省级以上)第二大题“‘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反驳网民A答案中原因部分的一个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和不完善”就来自于材料3中所给的美国关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出台《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肉类制品监督法》”等相关论述。
2011年(市地级以下)第一题“‘给定资料1’‘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表现“多数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没有办学资质和合法地位”来自于材料1中的“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办学人代某说:‘艰难办学,最希望的是能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的论述。
2010年(市地级以下)第一题“《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材料1’分别进行概括。”其中一个原因“该计划只是一个政策性文件,不具法律效应”来自于材料中提到的“《渤海计划》只是一个政策性文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应,执行过程中,难以借助法律手段实现管理体系、监测体系、投资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的对接统一,这也直接影响了治理的效果。”
联考申论试题:2012年421联考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道,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30分)。”问题和建议都来自材料4的“某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全国各地政府出面捕杀的事件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而且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动物福利层面立法的缺失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这是社会文明的表现。”论述。
2011年917联考第一题“假定‘给定资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0分)”中提纲的原因部分中的一个法律原因就来自于材料1中“关于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判处造假者有期徒刑”和材料2“某省人大代表、大学校长胡某也表示,对学术造假,法律上很难界定,国内也曾有几例因学术造假告到法院的,但论文毕竟不是专利,怎么算造假不好说,也没对他人造成直接的危害,最终都不了了之。”的论述。
2011年424联考A卷第三题“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5分)中的一个建议就来自于材料6中的“该报记者还获悉,市老年志愿者协会下设的法律援助中心每天都接待一些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老年人,内容多为消费投诉、家庭纠纷、财产公证、再婚、立遗嘱等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经过调解,大部分老人的问题都会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2010年918联考第一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主要争议。(15分)”中的法律层面上的争议就是来自材料6中的“对于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源整合,除了在法律层面需要商榷外,更要在操作中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立起双方认可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特别是在补偿方面要做到充分、合理、及时。”
3.作答原则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申论考试中关于法律思维的几个不同角度,作答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试中所给的材料反应的问题往往有不同的层次:特别是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一是“有没有法律依据”,如果没有则需要建立,然后再进一步完善立法。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后,要考虑“有没有严格执法”,可以在这个层面上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合起来理解为政府的法律“执行力”问题。三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有没有违法。其中,前两个角度是申论考试最常见的,而且在具体试题设计中,包括问题、原因和对策以及写作部分都会有涉及。对于这些角度问题的作答,考生的思维必须严谨,而不是用习惯性的语言泛泛而谈,比如对于“没有法律依据”的问题,考生往往会缺乏思考而习惯性地指出“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而这样的思维是一个很不严谨的思维,也就意味着所作答案“不能命中目标”,此角度应该作答为“建立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关键在于“立”。
考生需要记住:“法律”是申论考试中的关键词,是材料显在的答案,概率大,层次分明而具体。
二、管理思维
1.管理思维依据
根据法约尔管理学的理论,“管理活动,指的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组织社会里,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等过程的社会活动,它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媒介、管理环境等要素组成。其中,从人的角度出发,管理方和管理对象是两大管理主体,是管理活动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因为管理来源于这两大“主体”的需要,目的又止于两大主体意愿的满足。在政府管理活动中,管理方是政府各部门,管理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而百姓在某种意义上也会被当成管理对象,但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其实更应该把百姓看作管理受众。公务员考试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模拟,必然包含政府各部门和管理受众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管理也就必不可少地成为了申论考试的通用思维之一。
2.真题列举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2012年副省级以上第二大题“‘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反驳网民A答案中原因部分的一个原因“职能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出自材料4中所给定的“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儒家的性善论为主流,在实践中,儒家以礼与法的结合作为人性修养在他律方面的补充。然而在一个道德松弛、舆论不张、管理乏力的社会里,‘他律’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2012年市地级以下第一大题第二小题“‘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答案“缺乏日常管理”来自于给定资料“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加上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
2010年市地级以下第一题“《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材料1’分别进行概括。”其中的两个原因“存在管理交叉真空”和“职责不清,难进行一体化综合治理”都是管理问题,答案均来自资料给定“渤海沿岸有分属在三省一市的13个城市,渔、盐、农、航运、石油、旅游、工业等众多行业在渤海进行经济开发活动,海洋、环保、农业、交通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又各自具有相关的管理职能,因此,很难进行海陆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有人戏谑这是‘群龙闹海’——‘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管排污的不管治理,管治理的管不了排污。’”
联考申论试题:2012年915联考第二题“请结合给定资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25分)”歌德学院的一个成功做法“设立专门的文化事业管理部门,管理严密,专款专用,保障资金安全和使用到位”来自于给定资料4中的“在德国,虽然国家投入经费很多,但是专款专用,不入市场,经费管理非常严密”,“绝大部分的国家像德国一样,设有专门统管文化事业的政府部门”,相应的启示也必然包括了“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严密管理经费,专款专用”。
2012年421联考第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道,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30分)。”暴露出的问题和解决建议都涉及到“管理”方面,问题“犬类挂牌管理不完善”来自于给定资料“部分群众认识不足、管理不善,随意遗弃造成大量流浪犬。犬只随意流动是导致狂犬病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等,解决建议“加强养狗的日常管理,建立档案、发放狗证,进行免疫”来自问题的反推和资料所指出的“H区当地网友认为,狗是可以养的,但一定要纳入日常管理,要建立档案,发给狗证,对应当进行免疫而不愿免疫的狗的主人,可以发出警告限期免疫。”等。
2011年917联考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20分)”一个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监督和管理机制体制有问题”来自给定资料8中的“包括张悟本在内,一些所谓‘神医’‘养生明星’的发迹,固然与其本人骗术高超、媒体包装炒作推波助澜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2011年424联考A卷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0分)”其中的一个意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来自给定资料2中的“流动人口的增长,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加重了该市公共资源的承载负担,对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3.作答原则
在申论考试中,“管理”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在宏观上,政府的很多行为都可以看成管理行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微观角度是指在答案中直接用“管理”一词作答的情况。政府部门作为管理方,无论是面对问题还是在行政过程中都存在管理,而且在管理实施中也会存在问题,所以,在这个方面需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作答能准确无误。第一,政府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能分工,各部门在职责已明确的情况下,是否进行了管理。第二,政府各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能划分管理分内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本身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是往往会出现对一件公共事务存在“管理交叉真空”,管理不到的“真空公地”问题。第三,同样是在多部门对一件公共事务的协调管理中,容易涉及到由于职责不清,出现管理混乱,协调机制不顺,甚至是相互推诿的问题。另外,在申论作答中,管理常常与机构联系在一起,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涉及到有没有设置相关的职能机构,二是相关的职能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对此,在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并将职能机构与相关管理联系起来,才能使答案做到准确和完整。
总之,要想在具有模拟性质的申论考试中降低备考的难度,考生就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进行思考,训练和培养一些看待社会问题和公务员处理公共事务的逻辑思维,并梳理出一些固化的思维方式,届时备考申论一定能事半功倍!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系统思考,巧妙作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