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2010 年公选考试
社会现象、时政热点专题
一、国税公务员胜任特征
1.共性特征: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个性特征:
第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知法守法,坚持依法执政。应考人员应有求真务实的服务精神、坚定执著的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精神与爱国热忱。
第二、良好的素质修养。应考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自我情绪情控制能力,丰富而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三、较强的执行能力。
第四、思维具有创新性、发散性和多维性。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纲 把握时政热点 破解社会现象
(一)基础理论
1.社会现象基本分类
2.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的三种类型
(1)正面积极类
社会热点
公共政策 社会现象
三种类型四个纬度
【例】全裸乡政府。
(2) 辩证类
【例】城管执法的困境。
(3) 消极类
【例题】干部上班“偷菜”。
(二)基本知识点
1.经济现象
(1)常用语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胡锦涛
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富民;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伟业。——胡锦涛
我总说这句话: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我相信,度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会生活的更好。——温家宝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温家宝
一个很大的成绩,除以13 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字;一个很小的错误,乘以13 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字。——温家宝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以食为天,农,天下之大本也;农业是衣食之源,粮食是生存之本;食为正先,民为邦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社会主义新农村”表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思想文化领域
○1 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和废弃物产生的
全过程中把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经济的生
态化和绿色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对环境经济的重大变革。
○2 传统经济:
流程:资源——产品——废弃物
特征:“三高一低”(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
○3 循环经济:
流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特征:“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4)自主创新
○1 常用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造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温家宝总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生产力”。
世界的竟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质量、技术的竞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3 相关现象: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例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政治现象
(1)常用语: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
求真务实,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民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机关作风,打造服务型政府。
努力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政府政府官理走向
“科学、民主、法治”。
(2)打造服务型政府
○1 常用语: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要做勤奋学习的模范,要做努力工作的模范,要做清正廉洁的模范。——温家宝
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种高的分量。——温家宝
党的十六的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