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明确 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2600名

2019-03-0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省卫生健康委明确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围绕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2019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重大专项工作

  (一)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为抓手,实施卫生健康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以创建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医院主体、政策扶持、部门协同”,持续引平台、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突出抓好能力建设、试验平台、人才队伍“三项重点”,全面提升省域内诊疗服务水平、医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管理效率,持续降低疑难危重病例省域外转率,让河南人民不出省就能看好病。

  (三)以县域综合医改为抓手,实施县域综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引导资源下沉,构建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让群众就近看上病。

  (四)以精准施策为抓手,实施健康扶贫提升工程。围绕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规范化、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化、医疗保障措施制度化建设,加快建立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健康扶贫制度体系,为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五)以重大疾病防控为抓手,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疾病重点防控、重点区域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干预,传染病因病施策、精准防治,慢性病早诊早治、综合防控,地方病防管并重、综合治理,职业病关口前移、重在抓防,筑牢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保障线。

  (六)以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抓手,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工程。围绕国务院即将发布的《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2019-2030年)》,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河南省国民营养计划,把预防为主落实到每个家庭,让群众少生病、不生病,力争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七)以生育全过程健康服务为抓手,实施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计划(2018-2020年),确保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从源头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人口生育政策有效实施。

  (八)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抓手,实施患者满意提升工程。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品质,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健康需求,让群众看病更舒心。

  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动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九)以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抓手,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化提升工程。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保结算、医学教育与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综合监管深度融合,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十)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为抓手,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工程。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出台《河南省实施〈中医药法〉办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让群众获得中医药服务更规范、更充分。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压实主体责任。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书记与院长的关系,建设“双强”领导班子。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创造条件。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全面推进以案促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形成震慑,警钟长鸣。

  持续开展“亮出形象正党风 医德建设争先锋”活动,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以党风带行业、树新风。

  3.管好意识形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利用中心组学习、“健康中原大讲堂”等形式,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做好“最美”系列推介活动,弘扬行业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守好主阵地,把牢主动权,为健康中原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选好用好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树立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的用人导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按照“五个过硬”“八种本领”要求,加强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5.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进一步扩大医院章程试点范围,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开展试点达40%以上。抓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综合改革效果评价。

  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加大政府投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

  创造性落实好“两个允许”,加快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6.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每个县(市)组建1-3个县域医共体,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全面推开。省直管县(市)和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市)要率先突破,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乡镇卫生院要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并重,探索建立“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认真落实村医待遇。

  7.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签约服务要覆盖70%的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签约居民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保障对重点人群、重点病种提供签约服务。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促进医防融合,增强签约居民获得感。落实签约服务费等相关政策。

  8.加强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制定实施河南省药物政策,落实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实施意见,强化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基层医疗机构、二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不低于70%、50%、30%,逐步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确保基本药物主导地位。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指导医疗机构开展药学服务,进一步发挥临床药师作用。配合医保部门做好药品联合带量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做好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持续挤压药品耗材价格虚高。

  (三)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9.加快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照国际领先技术定目标,对照国家建设标准补短板,对照区域领先水平找差距,建立问题清单和任务台账,明确时间节点,扩大开放合作,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尖端技术、加快科研成果产出、提高疑难危急重症救治水平。2019年努力实现儿童、心血管、肿瘤、脑血管等区域医疗中心创建目标。

  10.规划布局省医学中心、省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肿瘤、心血管、脑血管、儿童、妇产、传染病、口腔、精神、呼吸、老年医学等10个省级医学中心。谋划布局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全省医疗资源合理布局。

  11.倾力打造县域医疗中心。结合县域综合医改,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着力医疗设备换代升级、医院内涵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引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级医院要切实做好“等额对调”帮扶工作,帮助县医院通过“二级甲等”评审。今年建设50个县域医疗中心。

  12.持续开展“患者满意提升工程”。以医联体、医共体为单位,以信息化、疑难病多学科联合会诊、门急诊、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营养膳食、卫生间服务设施等为重点,创新服务举措,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加强血液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临床用血供应和安全。持续保持无偿献血先进省荣誉称号。

  (四)健康保障能力建设

  13.持续推进健康扶贫攻坚。紧紧围绕减存量、降增量的目标,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精准施策,实施健康扶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三个100%和两个90%”的目标,即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100%,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90%,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90%,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25种,持续开展儿童白血病专项救治,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14.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建设,优先启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评促建,典型引路,20%的乡镇卫生院、1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遴选一批达到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二级医院执业评审。

  15.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市县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3-5所市级妇幼保健院进入“三级甲等”评审,5-10所县级妇幼保健院进入“二级甲等”评审。创建标准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各30个,儿童早期发展标准化基地3-5个,母婴安全优质示范单位5-7个。新创建爱婴医院50所以上,培训基层妇幼健康骨干医师200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持续开展妇幼健康民生实事,完成妇女“两癌”筛查140万人,产前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50%以上,新生儿“两病”和听力筛查率达到90%以上。

  16.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抓好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5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12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13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72个县级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落实中医医院“双核心指标”(中医特色指标和基础指标)管理。完善县级中医院服务功能,建设一批“中医馆”,完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标准和规范,积极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做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弘扬张仲景文化。

  17.加强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工作。建立和完善人口监测制度,推动人口信息共享,开展人口监测专项调查,分析预测人口发展形势,完善和落实生育政策、家庭发展政策,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制度。

  18.积极应对老龄化。抓住“照护谁、谁照护、在哪里照护、照护什么、谁出钱”五个关键环节,探索构建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在所有省辖市、直管县(市)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培育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健康养老护理培训基地建设,推进健康老龄事业发展。

  19.提升干部保健服务水平。按照“精心、周到、尽力”指示要求,增强服务意识,做精、做细、做实干部保健工作,保障各级保健对象身心健康。

  (五)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

  20.加强传染病防控。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冷链建设,完善冷链装备,积极推进县域免疫规划标准化建设,确保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有效。持续开展肺结核按病种付费工作,严防学校结核病聚集暴发。加强手足口病、伤寒、水痘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21.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做好癌症早诊早治(农癌、城癌、淮河流域癌症共计5.5万人)、高血压防治等项目及脑卒中(9.2万人)、心血管疾病(2.4万人)筛查与干预工作。完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危险因素监测网络建设,组织开展近视筛查工作。

  22.加强地方病防治和环境健康。推进地方病专项防治三年攻坚行动(2018-2020年),结合扶贫攻坚,加大改水力度,加强现症病人精准救治,加快消除地方病危害。

  完善空气、土壤、饮用水等环境健康监测网络,严格医用核辐射监管和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合力推动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23.强化职业病危害防控。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推动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落实工伤、医保、救助等政策,重点做好尘肺病等职业病患者救治保障。

  24.加强艾滋病防治。以性传播防控为重点,加大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宣教干预力度,强化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努力减少新发感染,持续保持疫情低流行态势。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90%以上,母婴传播率降至3.5%左右,单阳家庭阳转率持续保持0.3%以下。

  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医疗救治,确保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25.持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推进国家级传染病防控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管理,推进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持续完善城乡“120”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二、三级医疗机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实现县级全覆盖,打造覆盖城乡的15分钟急救圈,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

  26.广泛实施健康促进。持续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巡讲达到1万场,做好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开展全省第二届健康科普大赛,持续推出健康文化作品,营造全社会浓厚健康氛围。建立贫困地区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促进健康教育进家庭、进乡村、进学校,完善基层健康教育阵地队伍建设,形成省市三级医院、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健康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持续实施“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健康扶贫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举办省级示范活动12场。

  2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健康城市6-8个、健康乡村100个;加大卫生城镇创建力度,国家、省级卫生乡镇比例达25%。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合做好农村改厕工作。

  (六)人才科技、信息化与合作交流

  28.加强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和培养。做好“中原千人计划”中原名医评审工作。实施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仲景工程(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创新开展卫生科技英才海外研修工程项目,搭建多元化国际海外研修平台,短平快引进新技术新业务。

  29.搞好住院医师规培及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和转岗培训,招录培养全科医生4000人。认真落实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加注全科执业范围。

  持续推进乡村全科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试点工作。

  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工作。

  30.持续推进基层卫生“369人才工程”。特招260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400名特岗全科医生。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编制落实、待遇保障、职称晋升上创新举措,借鉴县招乡用的好经验,统筹基层人才调配使用,让在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有前途、有奔头、有盼头,消除人才“虹吸”现象,确保基层人才队伍稳定。

  31.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和重点实验室衔接,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以省部共建项目为抓手,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临床研究。加强科研伦理管理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32.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互联互通。逐步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好河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50%以上二级以上医院能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50%以上的三级医院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

  整合各级各类医院现有远程医疗平台,三级医院联通到县,县级医院联通到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医保部门,完善远程医疗定价和支付政策。

  33.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沿线重要节点国家的合作。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持续做好援外医疗工作。加强人民防线建设,严防医疗泄密,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维护国家安全。

  (七)行业治理

  34.搞好机构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业务融合,加快推进机构、职能、人员“三到位”,有序做好工作衔接。

  35.加强医疗机构法治建设。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加快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逐步实现依法治院依法执业制度化,规范化。

  36.强化综合监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快建立监督执法、行政审批信息共享机制。出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立协调、督察机制。持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查处失信行为。做好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全省规范化卫生监督机构达到40个。

  37.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扎实抓好“一网通办”,全面落实“证照分离”,积极推进“多证合一”。

  做好国家电子证照改革试点工作。

  规范和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

  38.深入推进行业作风建设。认真贯彻《监察法》,严格落实“九不准”,严厉查处医疗骗保、术中加价、搭车售货等问题。开展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评选全省医德医风标兵,做好民主评议医院工作,以评促建、纠建并举、标本兼治,切实树立行业新风尚。

  39.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实现智慧消防、智慧用电、智能监管。依法做好扫黑除恶工作。依法分类处置群众信访诉求,稳控重点信访群体。

  深化平安医院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医疗秩序。

  (八)综合指标

  40.着力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建立健康中原建设推进机制,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协调联动,综合施策,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力争2019年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