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类题目叫做道理启示题,题干特征往往是给出一个文段,往往材料是一些社会现象、哲理故事、名人轶事、人生感悟,目的是让我们选择此文段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揭示什么道理,这样的题目看似不难,实则许多考生都有选错的经历,因为我们同学可能会在做题过程会发现,把握文段大意不难,但是往往题目中会存在强迷惑项,从而选择了一个错误答案,那么如何在考试中避免陷入误区,如何在易混淆的选项中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因此专家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何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会发现在做道理启示题时候,分析文段大意并不难,但是既然叫道理启示,也就意味着不能仅仅选择表面含义,或者说对题干故事浅显的概括,要保证贴合文段含义的同时但又高于原文,适度引申,揭示一些深刻道理引人深思。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练习一下。
【例题】《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啊,我很快就要收租税了,到时候可以借给你三百黄金。”庄子就给监河侯讲了一个寓言: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你喊什么呀?鲫鱼答道,我是东海里的水族,您可有“斗升之水”,来救救我的性命吗?我说,行呵,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引“西江之水”救济你。这条可怜的鱼说,要是那样的话,你干脆到干鱼铺去找我。
下列选项中与庄子所讲的故事寓意最为贴切的是:
A口惠而实不至
B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C好钢用在刀刃上
D远水解不了近渴
【解析】A。此题为道理启示题,故事主要内容为庄子向监河侯借粮未果,于是庄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即身处困境的鲫鱼向庄子求救斗升之水活命但是庄子给了他一个西江之水的许诺,而这样的许诺明显是一个空头支票,不能达到救助目的的,结合故事内容首先排除,B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和C项好钢用在刀刃上,意思是切中要害,抓主要环节。而这道题的易错之处在于A和D,很多机构也给了不同的答案,个人认为应该选择A,口惠而实不至意为只在口头上答应,实际却没有做到,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喻帮助太迟,救不了急,看似都能和故事贴合,但是回归到启示题的核心要点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庄子讲此故事的意图也并非仅仅是客观描述现状,而是讽刺监河侯表面答应的很好,但是却给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承诺,实际就是变相拒绝,所以暗合了A想说的口惠也就是表面答应,实不至也就是实际并不想帮,因此承诺的内容没有可行性。